Why am I writing?

從我的經歷與錯誤中學會如何經營網站

經營網站要有內外動機

「為什麼想經營網站?」在製作之前要好好想清楚這件事

我從幾年前剛學習網頁到現在一直在為寫部落格做準備,期間嘗試用很多不同技術與挑戰,但一直以來都沒有特別滿意的成果,直到近期才比較有「寫部落格」這件事究竟是什麼的體會,期間欣賞了不同對象並學習記錄下對我來說很重要的訣竅。總結將動力釐清為兩種:

  • 外部動力
  • 內部動力

可以先記著,接著會在文章中頻繁的提到如何產生這兩種動力,以及如何讓它們會如何影響你經營網站。

製作與經營網頁是兩回事

在製作這個技術部落格之前有無數個失敗的案例,最大的問題在於我並不明白寫一個部落格對自己有什麼意義,如果只是為了 「我是網頁工程師應該有個自己的網站」、「為了履歷上能添一筆經歷很酷」 ,這樣的衝勁就會很快的被遺忘,等到學完某個工具,製作出成品就會失去維護它的念頭,我看過很多這樣的部落格,包含我自己就做了四五個這樣的半成品,框架技術一個一個換,樣式一個一個改……最後都沒有維護下去 😢。在掉進去這個的問題之前,這裡有幾個可以留意的點,以免你犯下同樣的錯誤。

只要滿足一個需求且越明確越好

舉例來說「網頁東東🔗」是一個網頁技術部落格,它對外的目的有也僅有一個:解決網頁技術相關的問題。天真的我早期還想把個人設計作品集、插畫作品集、網頁作品集、網頁技術文章、接案資訊都放在一起(我的糟糕範例在此🔗),我的天…… 請你不要這樣做,這樣不會讓人覺得你多才多藝,只會造成很多困惑與讓人質疑你專業的機會。

從前面的教訓中知道最基礎需要 解決一個明確的問題,並且有人買單 ,就是有效可行的外部目標。現階段這個網站的目標分析可以如下陳列:

  • 解決的問題 - 前端網頁開發技術相關的問題。
  • 客群 - 初入門的前端工程師。
  • 優於對手的特點 - 大量的影片與圖片解說,輔以故事化的方式,讓學習更通俗有趣。

製作最小可行產品

現在對外有了明確的目的和客群之後,就可以開始著手製作了,但請停下來好好想想!為了盡快達成這個目標,「最少」需要完成哪些功能才能讓人願意停下腳步欣賞你提供的解決方案?

舉我的例子來說,要 「通俗快速的解決人們對於學習網頁開發上的困惑」 所需要的最小的可行產品是什麼樣子?是有一個自己的網頁嗎?專業華麗的網站外貌?文章的搜尋功能或留言板?良好的 SEO 支援與網頁速度?都不是 😅,要的是先產出真正獨特且有戳到痛點的內容即可,先真的有解決到別人身上的痛處後續的經營才有用。

所以如果真的完全衝著外部目標出發,首先應該謹慎的評估前期沒有多少精力浪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雜事上面,退一步思考怎麼 「讓產品可以快速的上架並且立即的解決問題得到注目,再從反饋去建構功能」,會比自己做得很爽但實際上對這個產品沒有做出建設性的幫助還要來得實用得多。

特別是開發者,過於執著在底層如何實作的細節上,往往會忽略到這個專案的目的是什麼,而且很容易就會陷入一個無窮無盡的開發迴圈,這時候就要評估一下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是否足夠的投入到這個專案上,要記得在一開始你是最有精力與時間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的就會開始厭倦,所以要盡快的把一定數量與品質的成果推出來才是重點。

有現成的服務或工具就利用到底,事先了解自己的戰場在哪會比盲目投入時間來得有效,這部分可以參考:

除了外在目標,內在目標也是必要的

前面講了要怎麼吸引與抓住外部因素與機會,但如果無法說服自己保持前進,還是會失敗。事實上,我相信外部因素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他人的鼓勵肯定與流量的波動都是浮動的,這些外部因素看得見卻捉摸不著,很難成為實際的動力,實際大環境來看,有多少情況是真的單靠別人支持就能長期吃飽喝足的?

目前對我來說經營自己的網站最有說服力的內在目標是類似: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數位花園(Digital Garden)🔗的概念,重新反思寫文章真的是只能是為了外部因素嗎?當然不是!寫作不單只是輸出,也是一種輸入,這個過程中的思考是 AI 沒辦法取代,也沒有世上任何一個人能夠替我達成的。

當自己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連帶著自己一起成長。

在技優升學期間了解到真實世界的問題是持續的在演化的,在當助教期間也持續地體會到這一點,世界上不存在一個人真正懂你的學習狀況或了解所有問題的應對方法,你就是自己的老師,要對所有問題都要有自信與從容去應對去解決,也是一名學生,知道新技術是沒有學完的一天,只有不斷學習與嘗試,才能在汰換激烈的環境中站穩腳步。因此我寫部落格的內在動力很簡單:「藉由寫作強化對大腦的輸入,是一種組織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

總結

藉由搭配內外動機,舉我自己的部落格網頁東東🔗為例,希望能幫助你重新思考自己經營網站的真正的目標與動機。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想法,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